融合思政元素,倡导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举行了2020年创新创业劳动周暨教学节开幕式活动。原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专业创始人李运林、华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连泽纯、科大讯飞华南公司副总裁李伦军、学院党委书记叶欣、学院副院长张学波、学院党委副书记范双利、教育技术学系主任穆肃、新闻传播学系主任刘兢、学院实验中心主任蓝辉强、学院团委书记王丹丹、辅导员冯彪、黄景修等近300名教育技术学、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师生出席了本次活动,胡小勇副院长主持了开幕式。
学院党委书记叶欣在致辞中指出,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好学院搭建的平台,以创新为价值追求,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来。连泽纯为师生做了《挑战筑梦:“挑战杯”竞赛备赛及社科类作品培育》讲座,分享了如何备赛“挑战杯”竞赛,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科研项目。李伦军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创业机遇》,介绍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思路。李运林教授做了《创建我国第一个协同教育研究院》的思政专题分享,讲述了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从无到有,再到创办广州协同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立德树人过程。三位专家的分享,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图1 学院双创周开幕式
面向智能时代,强化专业和课程教学建设
24日下午,学院教育技术系举办了“智能时代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教师”混合式直播论坛。论坛由教育技术系主任穆肃教授主持,观看直播的教师人数近6000人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标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李锋副研究员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人工智能模块)课标解读”为主题,阐述了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部长、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三女牙教授以“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为主题阐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粤教版教材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设计”为题,详细讲解了面向核心素养与新课标的粤教版教材设计。中国人工智能协会中小学专委会秘书长、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袁中果老师做了“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主题报告,讲解了中小学人工智能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课程设置和“师生协同课程建设新型模式”的探索过程。华南师范大学柯清超教授以“脑机接口技术教育应用”为题,分享了脑机接口技术与教育领域融合的要点与应用案例。
在双创劳动周和教学节期间,教育技术系、新闻传播系还分别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董艳教授、国内知名摄影指导简立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广东版主编陈奕等与学生做了《坚持跨过那座桥:STEM教育之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我和我的祖国>摄影构造策划》、《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带你欣赏国家地理之美》等主题报告、观摩展示和研讨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
图2 “智能时代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教师”混合式论坛
图3 新闻传播专业双创周系列活动
夯实专业建设,国家一流课程出佳绩
自2019年获批全国首批教育技术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首批传播学一流本科专业以来,学院在党委领导下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建设,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本科教学整体质量上台阶、出成果。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通知》。其中,我校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所组织申报的8门课程全部入选,包括:《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谢幼如)、《信息化教学能力之五项修炼》(焦建利)、《教学研究的数据处理与工具应用》(马秀芳)、《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穆肃)、《学习科学与技术》(贾义敏)、《信息素养》(张倩苇)等6门教育技术类本科课程,以及《无人机航拍云台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张学波)、《公共关系》(夏宝君)2门传播类本科课程。所入选的一流课程总数在全国所有高校的二级学院单位中排名第2;其中,教育技术类一流本科课程(6门)数量,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中教育类学院中排名第1。作为学科评估和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内涵,本次一流课程认定结果,充分展示了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本科教学的建设成效。
通讯员:卢昀